为传承中华科技智慧、厚植青少年文化自信,在“5·18国际博物馆日”来临之际,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于5月9日、5月14日分别走进育才学校和和诚路小学开展《中国古代的“方向魔法师”——指南针》主题课程,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融合历史背景和文化与科学知识的奇妙之旅。
活动首先由讲解员以生动有趣的语言,向学生们详细讲解了指南针的发展历史。从战国时期的“司南”,到宋代大范围的应用于航海的指南针,一个个历史故事娓娓道来,让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,见证了古人的智慧结晶。讲解员还深入剖析了指南针的科学原理,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了磁石的特性及地磁场对指南针的作用,让复杂的科学知识变得简单易懂。讲解员还讲述了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。学生们了解到,正是因为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,才使得海上贸易往来更加频繁,促进了不一样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,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巨大推动作用。
最令学生们兴奋的环节当属动手制作指南针。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,学生们利用木料、磁针等材料,亲手制作出属于自身个人的指南针。看着磁针慢慢指向南北方向,学生们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。通过实践操作,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指南针原理的理解,更对历史背景和文化和科技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此次活动,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,还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,让历史背景和文化和科学知识“活”了起来。博物馆也会继续开展此类活动,让更多的学生感受中国古代科技的魅力,传承和弘扬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。